乐文书屋 > 穿越小说 > 崛起大明 > 第684章 西山防务
注:临淮侯李弘济是错误,应是恭顺侯吴惟英。

————————

恭顺侯吴惟英祖上是蒙古人,也算是骑射传家,原本按照京营总督由各个勋贵轮流接任的惯例,这一届京营总督原本应该是吴惟英的。但太子横空出世,成了京营抚军,而吴惟英本人的身体也不是太好,因此一直没有入京营。

最近听说吴惟英的身体好像是有所康复,因此崇祯帝重新起用了他。

历史上,吴惟英在甲申之变的前夕病死,其妻女则在甲申之变中投缳殉国,是为忠烈,不过他弟弟吴惟华却屈膝投降了建虏,建虏承明制,仍封吴惟华为恭顺侯,后来因为贪污,被贬为平民。

穿越以来,朱慈烺了解到吴惟英这个人的性情比较忠厚老实,和其他勋贵的往来也不多,属于是“独鸟”,这样的勋贵到京营,倒也不是不可。

至于抚宁侯朱国弼到京营,朱慈烺心中却是绝对抗拒的。

历史上,甲申之变前,朱国弼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派往淮安,提督漕运,但朱国弼在淮安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反倒是在甲申之变后,他利用淮安的兵马,和马士英勾结,拥立了弘光帝,并晋爵为保国公。

朱国弼好色无能,排斥忠臣路振飞,依附马士英、阮大铖,每日与忻城伯赵之龙沉迷酒色,根本不知整顿兵马。清军逼近南京,被推为留守。最后竟一矢不发,和赵之龙两人率百官,马步兵二十余万人降清。

这样的人,比朱纯臣徐允帧更是可恶。

另外,朱国弼在历史上的另一件有名事就是他和秦淮八艳之一的寇白门的交往。

寇白门,江南名妓,风姿卓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十七岁,花朵最娇艳的那一年,朱国弼出动五千士兵,用最大的排场,将她娶回了家,一时轰动金陵。

然朱国弼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圆滑狡黠混混,迎娶寇白门只是一时兴起。没多久朱国弼就原型毕露,将寇白门搁置一边,每日穿梭烟花柳巷之中,放浪形骸,寻花问柳。

如果这样也就罢了,寇白门终究可以在侯府中过完她虽然孤单,但衣食无忧的一生。

但清兵入关改变了一切,胆小怕死的朱国弼在南京投降后,并没有被清廷完全放过,清廷将他软禁。为了保命,朱国弼拼命筹集行贿的银两,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

何等的薄情寡义,三年夫妻,不如百金。

寇白门虽然伤心,但却没有认命,她对朱国弼说,“卖妾所得不过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

朱国弼同意了。

寇白门短衣匹马南归,一月之内,果然为朱国弼筹到了两万两银子,令朱国弼脱困,朱国弼大为感动,想要和寇白门同归于好,寇白门却说道:“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随即撒手而去。

后来才知道,寇白门筹集来的两万两银子,小半是借的,大半乃是自己的卖身银,朱国弼虽然对她不住,但在朱国弼危难之时,她却卖了自己,助朱国弼脱困。

时称寇白门为侠女。

寇白门的晚年极其凄惨,最后抑郁而死。

诗云: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寇白门晚年凄惨之时,朱国弼犹在世,但却并没有听闻他对寇白门有过什么帮助。

此时是崇祯十六年,也就是说,朱国弼已经迎娶了寇白门,寇白门还在他抚宁侯府中。

当然了,朱慈烺并不关心朱国弼的男欢女爱,花街柳巷,他愤怒的是,朱国弼辜负了崇祯帝对他的器重,在弘光朝短暂建立,争斗不断,快速灭亡的过程中,朱国弼和此时的南京京营总督忻城伯赵之龙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崇祯帝将这样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软骨头、气节还不如女子的混蛋派到京营来,能有什么用处?

但崇祯帝圣旨以下,他也无法挽回,他更无法告知崇祯帝,自己是一个穿越者,知道朱国弼的劣迹和历史表现,朱国弼和一干勋贵,都不可用,因此,他只能默默地接受了,想着亡羊补牢,如何布置一番,将张世泽三人供起来,令他们虽有提督之名,但却无法干涉京营的军政和人事,使京营不至于受到他们的影响……

谈话完毕,朱慈烺拜别疲惫的父皇,急匆匆离开,准备先去给周后请安,然后再返回太子府--虽然已经是半夜,但他相信,坤宁宫的灯一定没有灭,周后一定还在等着他。但刚出了乾清宫不远,就看见在白玉栏杆前的灯笼下,立着一个俏少女,灯光掩映之下,相貌绝美,亭亭玉立,披着狐毛领的风衣。

是坤兴。

半个月没见,感觉她好像又长高了一些。

“太子哥~~”

见太子出现,坤兴立刻快步奔过来,灯光下,她眼角的泪水在飞舞。脸上满是惊喜。

“怎么还没休息?哭什么?”朱慈烺笑。

坤兴跑过来,习惯性的想要抓他的袖子,不过抓到一半时却又缩了回去,然后低下头,试了一下眼角的泪水,对朱慈烺行了一个万福礼,一脸认真的说道:“坤兴见过太子殿下~~”

坤兴很少这么认真,除非是大节日或者是担着崇祯帝的面,朱慈烺更好奇了,低头问:“怎么了这是?是母后让你来的吗?”

“是,皇后娘娘让坤兴告知你,夜已经深了,就不必请安了,早点回府休息,明日再进宫觐见。”坤兴说的很认真,很严肃。但忽然却又调皮的眨眨眼。

朱慈烺笑了,这才是坤兴嘛。

目光一扫,发现坤宁宫的主管太监徐高正在不远处,心知坤兴这么规矩,一定是母后的命令,于是说道:“知道了,替我向母后请安。”

坤兴眨眨眼,一脸是笑的走了--她到这里来,只为了见太子哥哥一面,为了这一面,她可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在周后面前哭鼻子,又说会帮着周后传旨,连带着各种保证,周后这才同意她到乾清宫来。但她却不敢离得太近,只恐被父皇知道,在周围溜了半个时辰,才算是见到了太子哥哥。

望着坤兴离开的背影,朱慈烺嘴角露出笑,在这负重前行、有可能会天昏地暗的大时代里,亲情是不多的慰藉。

匆匆离开皇宫,来到兵部衙门,朱慈烺见到了在这里等待了许久的兵部尚书冯元飚和侍郎张凤翔,张凤翔五十多岁,身体还矫健,冯元飚却是病病殃殃,勉强在支撑,离得很远,在半夜凌晨的冷风中,就听见值房里传来他剧烈的咳嗽声。

不止兵部,临近几个衙门的灯光都是亮着的,人员进出不断,朝议结束,明日就要施行义务兵,从内阁到六部,今夜所有人都怕是难以入眠。

朱慈烺心有感动--明末的历任兵部尚书中,冯元飚是在任时间最短的一位,同时也是最有心无力的一位,崇祯帝不听他的意见,地方督抚也不鸟他,在崇祯十六年的凄风苦雨中,冯元飚坚持了半年就不得不以病告退,但以事后诸葛亮来说,冯元飚当时的判断,基本都是准确的,如果崇祯帝能听从他的意见,多给他支持,或许十七年的败局就不会那么快来到。

朱慈烺进入兵部,冯元飚,张凤翔,连同兵部的几个郎中急忙拜见,朱慈烺令他们坐下,然后立刻直奔主题,就建虏入塞的大致路线,蓟州等地的防守,运河防线的建立和完善,各处城池的军备情况,兵部是最清楚的,朱慈烺一一详细了解。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然就是运河的防守。

京畿运河,从天津一直通到京师通州,通州到京师,是为通惠河,通惠河河浅,平日难以航行大船,虽然天津关闸蓄水之后,整体水位都会提升,有利防守,但朱慈烺犹不敢大意,特令杨轩带兵驻守,而横跨运河的八里桥(永通桥)将是防守的重点。

除了运河正面,有可能会被建虏绕行的京师西山和天津沿海,是朱慈烺比较担心的所在

西山位在京师之西,乃是太行山北端余脉,横跨石景山、昌平等几个州县,永定河贯穿其中,将西山分成南北两段。距城区较近的有翠微山、平坡山、香山等,从西山到京师西直门,约有二十里,虽然这一段山势崎岖,又有河流,靠近西直门的地方,更有大片密集的民居,不适合大军通行,但在运河受阻的情况下,建虏大军绕行此处,过京师西,渡永定河,杀向房山、涿州,彻底绕开运河防线,却是一个非常可能的选择。

因此,构建西山防务,令建虏大军不能从这里通行,是今夜朱慈烺和兵部众臣商议的重点。

“殿下可知,当年于谦于忠肃,是如何守卫京师的?”冯元飚问。

当年蒙古也先攻打京师时,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京师西北,也就是西直门的方向。当时,于谦并没有令明军躲在城内死守,而是命令明军出城迎敌,背靠护城河结寨,利用城外密集的民房来化解蒙古骑兵的突击威力。

战斗打响后,于谦在民房内埋伏火铳手和步兵,用少量骑兵引诱蒙古骑兵追赶到民房街巷内。火枪和长枪一同攻击,将蒙古骑兵杀的纷纷落马,其后的战斗中,明军多次使用这个战术,用远程武器和巷战与蒙军周旋,蒙军骑兵在城墙下施展不开,死伤惨重,最终不得不退兵。

今日和当时不同,当时蒙古人是想要攻陷京师,今日建虏却只想要从京师西北绕行,目的不同,行动自然也就不同,再说,建虏比蒙古人狡诈百倍,想用当年于谦的战术击退建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冯元飚也没有想要照搬于谦的战术,他将他的想法详细讲述。

听完后,朱慈烺明白了。

冯元飚的主要想法有三个,第一,明日继续抢收京畿周围,年初播下的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一粒粮食也不能留给建虏,同时的,就地在京西平原挖掘壕沟,断绝道路,同时掘开永定河、温榆河的河堤,改变水流,将京西平原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一片沼泽地。

“殿下,臣曾在工部,曾经主持修建过京西北,永定河、温榆河的河堤,今日又特地派人去查看,虽然今年偏旱,但两条河的水量却还是不错的,足以令建虏大军不能通行。”

第二,于西山驻军两千,扼守险要;

第三,西直门地势比较高,这里的城门和城外的民居都是不会被淹到的,建虏如果想绕行,就只能从这里通过,而当年于谦于忠肃的战术就可以用上了,挖掘重重壕沟,以民居为据点,利用火器打击建虏,建虏兵马展不开,又临近京师城墙,城头上的各式大炮都有施展威力的机会。

“臣以为,不需要多,只需要三千善战、火器精良的猛士,配合城头的火炮,建虏若想通过,就非付出惨重代价不可!”

老尚书说的激昂,这一刻,甚至都不咳嗽了。

朱慈烺听的点头,不过他想法和冯元飚却微微不同,从崛起到现在,建虏一直都在避免攻城战,去年蓟州之战就可以看出,连多铎这样的“热血”王爷,在面对蓟州南原的壕沟,都选择了绕行,而不是硬冲,今日乃是黄太吉和多尔衮带领,他们两人硬冲西门的可能性就更是小了,因此,西门外并不需要太多精锐,只要挖掘壕沟,作出架势就可以,就现在的情况,小部分精武营,加上一部分左柳营就足够承担---如果建虏攻击猛烈,临时从城中抽调兵马也是来得及的。

相反,西山的守军却需要是精锐,西山虽然崎岖,大军不易通行,但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建虏是很有可能会翻山的,而京师人马救援不便,需要守军独自应对,因此必须是精锐。

朱慈烺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冯元飚赞同,侍郎张凤翔连声称赞太子英明。

最后定下由参将董琦率一个精武营千总队配一千左柳营和火炮,一共三千人,驻守西山。

而西门之外,五百精武营,配上两千左柳营,由朱慈烺新拔擢的左柳营副将贺赞驻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