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昚的主导下,南宋国内针对北伐的呼声再度高涨。

紧接着,赵昚又在诸多主战派大臣的建议下,将张浚召回朝廷。

刘琦已经病死,杨沂中不可靠。

在眼下的旧臣中,张浚也就成为众望所归。

事实上,早在之前完颜亮南下的时候,赵构就已经将张浚复起,任命为建康府通判。

有了这个晋升,等于是赵构已经初步原谅了张浚,赵昚才敢把张浚召回朝中。

很快,张浚就被升为少傅,江、淮宣抚使,魏国公。

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浪潮,看起来似乎已经无可阻挡了。

但别忘了,赵构还没死呢!

画面一转,赵昚按照惯例前来向赵构请安,并商定国事。

“孩儿打算以张浚为主帅,领兵北伐。”

赵构一听,顿时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若岳飞尚在,命其北伐可也。”

“张浚徒有虚名,将来必误大计。他专门把国家名器、财物做人情!”

赵昚愣了一下,忙道:

“父皇放心,孩儿已经和张浚详谈过了,此次北伐……”

听着赵昚讲述的各种北伐计划,赵构的脑海开始嗡嗡作响。

他很快就打断了赵昚。

“大哥,待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史书原文)

赵昚虽然在赵构这边碰了个软钉子,但却并没有放弃北伐的梦想。

他派出洪迈、张纶等人出使金国,想要刺探情报。

然而,洪迈张纶虽然是主战派,但在出使金国的时候却依旧被完颜雍给戏耍了一番,不但没有如赵昚所希望的那般“两国外交礼仪”平等,反而还带回了一份完颜雍非常具有侮辱性的诏书。

赵昚大怒之下,将洪迈张纶罢官。

紧接着,就是宋廷内部的争斗。

此时,左相陈康伯并未去职,但由于张浚复起的缘故,主战派的核心骨变为张浚。

然而,朝堂之中依旧还是有一股主和派势力存在的。

这股主和派的势力,以赵昚的老师,在继位过程中立下大功,刚刚出任参知政事,随后又晋升为右相的史浩为主。

史浩对着赵昚道:

“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宋皇位刚刚更替完毕,新的秩序尚未稳固,此时宜守不宜战。”

“吴璘所部位于陕西,孤军深入,随时都可能会被金国调集大军围歼。”

“还请陛下下旨让吴璘所部撤回巴蜀,等朝廷计较已定,再行决定是否继续出兵。”

赵昚闻言,不由有些迟疑,道:

“吴璘军已经收复了陕西多处,此刻让他撤军,岂不是把这些地方都全部让回去了金国了?”

史浩赶忙上奏道:

“陛下,只需等到朝廷这边稳固,陕西之地不是随时都能夺回?”

“关键还是在中原和两淮,陕西不过是边陲战场,无关大局。”

“况且,太上皇本就不喜北伐之意,让吴璘撤军,也更显得陛下孝顺之意。”

赵昚听完,终于被打动,就去禀报赵构。

赵构果然高兴了起来,笑道:

“此事尔自行做主便是。”

于是赵昚赶紧下令,让吴璘撤军。

这个旨意发出去之后,立刻就找到了激烈的反对。

正在两淮前线奉命抚军的虞允文得知消息,连夜赶回临安,求见赵昚。

“陛下,如今陕西战局,吴璘军队和徒单合喜军犬牙交错,难解难分。”

“双方都已经咬在一起,真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虞允文情急之下,直接拿着自己手中的芴板,在地上划出了一幅简单的地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