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位,宋代王辟之。”

早已致仕还乡的王辟之居住在河畔,日子过得悠闲漫长。

闲暇之余喜欢写书,什么风土人情,世井趣闻都喜欢写下来,与朋友聚会后一同拿出来大家欣赏。

天幕出现后更是令他大开眼界,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

如今抽到他,王辟之思考了一会说道:“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很多的故事,比如梁祝,不知道后世人是否还知 道?知道的话又是如何演绎出来的呢?”

“当然知道,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这些都是我们现在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瑾玉最喜 欢的就是老版的白蛇传,人美故事好看,最终重要的是里面的唱的曲儿那是真好听!

“现在也有很多演绎的各种版本,有一版电影版的梁祝,你想看看吗?”

“好,老夫想看看。”王辟之也听过梁祝的故事。

百姓们有些人也想过梁祝,不知道的人听别人说了个大概也明白了。

哦,这是个爱情的悲剧。

后世人拍成电影肯定好看!

祝家老爷一回来就要涂脂抹粉的形象让晋代的人心中一慌。

这情节怎么看也不是想要夸他们的样子。

而已嗜好五石散的晋朝众人看着天幕上的情节点头,没错!

我们这时候男子就是要涂脂抹粉的,以白为美。

但也有清醒的人冷冷一笑,就后世人那个德行,怎么可能是夸赞呢?

指不定就是讽刺呢。

还有那个小姐脚上绑住的绳子,不是反讽他把脑袋摘下来!

明清二朝对小姐脚上绑的绳子太赞好评,看看,后世人还是知道老祖宗的规矩的。

怎么现在后世的女子也不绑一绑?

一个两个走得简直不成体统。

有人不屑:“人家那是在讽刺呢,看不出来吗?”

“就凭后世人那张嘴的犀利程度,但凡去超市买贵了菜都要发在网上说一说的状态,这能是夸奖?你们这是骗 自己呢——”

那些称赞的人顿时不吭声了。

心中却是恼怒的。

百姓们不懂什么抹粉不抹粉的,但是祝英台去上学时,夫子根据她的回答来安排前后位置却是看懂了。

“这夫子也是教圣人言的,怎么能势利得如此直白?”有人不明白:“怎么也要遮掩一下吧。”

有读书人笑道:“有没有可能在那的时期,就这如此的明目张胆呢。”

“看看梁山伯坐最后一排,说明什么?说明他是最穷的一个。”

魏晋后面的帝王们看得有些不得劲,看着是说两人的感情故事,但是怎么就能明褒暗讽呢?

虽然他们已经不是魏晋时期,可有些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一些夫子看到这样子的情节很不满,认为后世歪曲了他们夫子。

并不是每一个夫子都是这样的。

后世人这是污蔑!

许多人满含笑容地看着两人前期的互动。

祝英台活泼灵动,梁山伯正直善良,一对欢喜冤家。

但也有人叹气前面越是美好,后面越是悲伤吧。

毕竟梁祝可不是什么大团圆的结局。

可也有人认为后世和现在不一样,说不定梁祝最后能在一起呢。

毕竟谁不喜欢花好月圆呢。

电影中一旦夫子对祝英台有什么不满,祝英台的随从就会一直和夫子强调:我们公子坐的是两辆马车三匹马,夫子就会瞬间改口。

何其讽刺的事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